下午五點,台北開始下起滂沱暴雨。不久之後,中正紀念堂附近的路面開始積起水來。有的群眾甚至脫了鞋子,光著腳走在路上,手裡拿著旗子,照樣著嘶吼吶喊。一陣又一陣湧進的人潮,證明大雨澆不熄這些人的熱情。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280)
- Jun 27 Sun 2010 10:12
大雨中的遊行
- Jun 26 Sat 2010 02:40
台灣真的是自己把自己的警察給毀了
- Jun 20 Sun 2010 14:20
[轉載] 蔡英文:做一個穩定的改革者
我不支持台獨,對民進黨的很多人物與作法也很感冒。但不得不承認,民進黨裡面的很多人是很優秀的。蔡主席就是一個令人尊敬的一位。
- Jun 17 Thu 2010 23:46
[轉載] 天下雜誌:日本淪為「無緣社會」
台灣的學者,基本上是不關心台灣事的。每天總是把些從國外移植過來的東西,東拼西湊一番,再三步五時摻夾些英文、法文、德文,搞得好像有那麼一回事。拿到國外是見不了人的,在自己鄉親面前倒是可以得意洋洋的搔首弄姿一番。整個國家都已經漸漸蛀空了,也不干他們的事。反而顧影自憐,安慰自己是曲高和寡,高處不勝寒,益加有「天下皆醉,我何必獨醒」的好藉口。
- Jun 02 Wed 2010 20:41
台灣的傳統宗教需要改革
- May 29 Sat 2010 14:36
血汗工廠只是血汗人間的一個縮影
一、
- May 20 Thu 2010 02:00
台灣人真的有國認同問題嗎?
- May 12 Wed 2010 00:42
到底有沒有中國模式?
- May 11 Tue 2010 00:43
人間事
在是否廢除死刑的爭議當中,贊成廢除死刑的一方有一個很有力的論據:因為人不是上帝,所以對任何事情都無法有百分之百的確切知識。因此,沒有一種司法制度,沒有一個法官,可以確保被判死刑的人是真的罪證確鑿、罪不可赦。於是,死刑變成一種很有可能錯殺無辜者的機制,而且是無可挽回的。因此,死刑應該被廢止。原因是人的知識的有限性。
- May 09 Sun 2010 15:19
另一種偉大的「母親」:陳樹菊
陳樹菊女士年輕的時候因為家庭的原因而沒有結婚。但,或許,也正因為沒有自己的家庭,她能夠更無後顧之憂的施捨。家庭在中國人的社會當中究竟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幸福還是痛苦?家庭究竟是教會了我們狹隘的自私還是溫暖的博愛?誰有智慧來回答這個問題?
- May 09 Sun 2010 14:13
偉大的母親:台灣版的「潛水鐘與蝴蝶」
- May 06 Thu 2010 20:21
轉載:梁文傑:「雙英辯, 蔡英文和民進黨是贏家」
那天下午,本來是不太想看的。但為了盡一個政治學學生的義務,還是趕回家看這場辯論。看完前面每人各六分鐘的申論,我就覺得總統已經輸了(然而輸贏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再多看幾輪的交叉論辯,更堅信如此。總統的話論內容,非常空洞籠統。論辯論技巧與那種鬥爭式的修辭學,他又學的不太像,真的是劃虎不成反類犬。
- Apr 25 Sun 2010 10:57
談論主題: 当体制作恶,我们个人也可以胡来吗
最近幾天有幾則新聞真的讓我感到很痛心。第一個是幾個立法院委員會了陸生來台打架的事。陳文茜為此在蘋果寫了一篇「這樣的民主,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