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菊女士年輕的時候因為家庭的原因而沒有結婚。但,或許,也正因為沒有自己的家庭,她能夠更無後顧之憂的施捨。家庭在中國人的社會當中究竟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幸福還是痛苦?家庭究竟是教會了我們狹隘的自私還是溫暖的博愛?誰有智慧來回答這個問題?
 
賣菜阿桑捐款千萬 列富比世善心榜
2010/03/06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台東市報導】
                               
 
陳樹菊在台東賣菜,多年來捐款行善近千萬元,獲富比世選為亞太地區傑出善心人士。記者羅紹平/攝影
 
在台東市賣菜48年的陳樹菊,賺蠅頭小利,行善卻毫不吝嗇,30年來捐款近千萬元;陳樹菊的善行獲富比世雜誌肯定,與全球媒體大亨梅鐸一百零一歲母親伊麗莎白‧梅鐸,同列亞太地區年度48位傑出善心人士。
 
路透報導此一新聞時,特別指出,48人中,陳樹菊的事蹟最打動人心。
 
得知獲獎,陳樹菊第一反應是:「我不知道得什麼獎?你們(媒體)不要亂講,我沒有參加什麼比賽,哎喲!我也沒有捐很多錢。」 
 
                            
 
陳樹菊捐款給母校仁愛國小建了圖書館。圖/中央社
 
六十一歲的陳樹菊,國小畢業那一年,母親難產死亡;她13歲起接下母親的菜攤,幫父親拉拔四個弟弟及兩個妹妹,至今未婚。
 
她在中央市場賣菜,前四十年除夕以外全年無休,七年前爆發SARS,市公所每月消毒市場一次,她才「被迫」月休一天,自嘲「SARS後,一年休13天,比較好命」。
 
陳樹菊將賣菜賺的五塊、十塊積攢下來,除固定認養基督教阿尼色弗三名院童,近十年捐贈佛光山學院、母校仁愛國小各一百萬元;九年前又捐四百五十萬元協助仁愛國小建圖書館,也不定期捐款給慈濟等慈善團體。去年她向友人透露,計畫今年再捐千萬,獎勵台東清寒學生,她說:「一個人,留那麼多錢給誰?」
 
陳樹菊的故事,本報在九十年一月率先報導,之後陸續有媒體跟進,引起富比世(Forbes)雜誌台北分公司注意,向富比世總部提報。
 
仁愛國小教師李國榮說,整個過程陳樹菊毫不知情;台東縣長黃健庭昨晚派人致意,張貼「台東之光」紅榜祝賀。
亞洲富比世(Forbes Asia)第三年進行這項評選,編輯委員柯比希(John Koppisch)表示:「獲選者不一定是大手筆的捐款人,相反地,我們試著凸顯各有特色的慷慨人士。」明星成龍、籃球巨星姚明都獲選。
 
陳樹菊小菜攤 讓台灣在全球發光發熱
記者黃明堂/特稿
陳樹菊的小菜攤比大企業更讓台灣在世界發光發熱,只因為她的善心!
 
陳樹菊兒時一家八口擠在狹小的茅草屋,全家靠父母在菜攤賣菜維生。十三歲從仁愛國小畢業,陳樹菊因母喪等諸多因素,接下菜攤。當時台東市中央市場剛蓋好,陳樹菊將菜攤取名為「員金蔬菜」,其中的「金」字是父親的名字。小小陳樹菊成了全市場年紀最小的攤販,一賣四十七載。
 
今年六十歲、始終小姑獨處的陳樹菊,幾乎以7-eleven模式經營菜攤;每天凌晨兩點半就從果菜市場批來蔬菜,整理後約四、五點開賣,晚間九點才打烊。
 
賣菜時間這麼長,陳樹菊除了想多賺一些錢,還能讓她不去想兒時因家貧付不出醫藥費,造成媽媽、么弟接連病死的遺憾。一回家,想到就會哭。也因為這遺憾,促使她發願要濟助窮人。
 
陳樹菊回憶,從小就被迫向親友借錢,借到她才到別人家裡,人家就從後門溜走。
 
有件事至今仍是錐心之痛。在她負責賣菜養活全家的時候,每天都會給弟妹一塊錢吃早餐,三個弟弟發現姊姊為省錢不吃晚餐,把早餐錢省下來買麵,擺在櫥櫃中。她直覺是弟弟偷錢買給她吃,毒打一頓,弟弟下跪哭著說出原委。後來么弟在十一歲時病亡,另一位弟弟卅二歲時車禍死亡,痛打弟弟的往事至今仍令她難以釋懷。
 
陳樹菊捐款五百五十萬元給母校設獎學金、蓋圖書館的動機,事實上源自母親及弟弟就醫時繳不出保證金住院,都是靠校方發動樂捐才得以住進醫院,雖然最後未能挽回親人生命,但她點滴在心頭,所以大方捐出所得,以回饋來彌補遺憾。
 
陳樹菊說,因為真的苦過,也曾被救濟過,所以從小就發願賺了錢一定要幫助窮人,這樣才能獲得快樂。所以,身體再苦,她還是要繼續賣菜。
 
「菜攤怎麼辦」長輩一句話 陳樹菊結不成婚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縣報導】 2010.05.06 05:49 pm
「妳嫁出去,家裡的菜攤怎麼辦?」赴美領獎的菜販陳樹菊,為照顧弟妹,曾放棄幾乎已經談成的親事;她的弟弟陳洽銘昨天談起姊姊未婚的過往時說,「為了我們,姊姊犧牲很多、很多」。
 

「多年來她帶我們長大,和媽媽一樣,母親節,我們要好好謝謝她!」陳洽銘表示,每個家人特別準備一道菜,準備陳樹菊返台時全家圍爐,給她意外的驚喜,「因為我們不敢去外面吃,每次她都罵『浪費』」。

談起陳樹菊的美國行,陳洽銘說,「這星期大概是姊姊這輩子去店裡洗頭最多的一次」。他說,大姊節儉到讓家人都很心疼,平常都自己洗頭,有時遇到假日,家人建議她做個造型,她都拒絕,反問「賣菜,妝那麼水衝啥米?」

陳樹菊這次赴美,為慎重出國前給別人洗了一次頭,昨天在美國又洗了一次,陳洽銘說:「我肯定這是姊姊這輩子去店裡洗頭最多次的一個禮拜」。

陳樹菊平日也很少拍照,陳洽銘說「每次要拍她,她就是躲,說什麼不好看」,其實在兄弟姊妹心中,「她是最美的」。他表示,「這幾天大姊被拍照,恐怕也是最多的一個禮拜」。

陳洽銘還透露,姊姊陳樹菊從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教他們要存錢,「以前沒有現在這麼漂亮的存錢筒,她就給我一個木箱,有剩的錢就投進去,後來發現裡面存了十幾萬元,連我的結婚基金都是從箱子裡面拿出來的」。

陳洽銘表示,姊姊陳樹菊始終單身,所有時間幾乎都在賣菜,卻很少人知道原因,其實姊姊廿歲時,有門親事幾乎談成,只等她點頭,當時長輩有人無意中說「妳嫁出去,家裡的菜攤怎麼辦?」就是這句話,讓她最後打消成家的念頭。

他說,陳樹菊出國前,最擔心的就是菜攤子,擔心東西被偷,吩咐他「每天都要去巡看看」,讓他傻眼。

 

這是李安幫陳女士寫的介紹

Chen Shu-chu
By Ang Lee Thursday, Apr. 29, 2010

Chen Shu-chu is a seller of vegetables in a stall in Taitung County's central market, in southern Taiwan.

陳樹菊是在台東中央市場的一位賣菜攤販。

Out of her modest living, Chen, 59, has managed to donate nearly NT$10 million (that's $320,000) to various causes, including $32,000 for a children's fund, $144,000 to help build a library at a school she attended and another $32,000 for the local orphanage, where she also gives financial support to three children.

她現年59歲,生活簡樸。到現在為止,她捐獻將近有一千萬台弊【320,000 美金】給不同需要。其中包括$32,000【美金】給兒童基金。$144,000【美金】帮助蓋圖書館。$32,000【美金】給當地孤兒院。同時她還財力支注三位兒童。

What's so wonderful about Chen's achievement is not its extraordinariness but that it is so simple and matter of fact in its generosity.

她的最非比尋常的成就,不是它的非凡而是它的慷慨,坦率的善行。

"Money serves its purpose only when it is used for those who need it," she told a newspaper.

她告訴記者〝錢應當花在需要幚忙者的身上〞。

And rather than bask in her celebrity, Chen seems to dismiss the whole thing with a wave of her hand, perhaps even with a hint of irritation. "There isn't much to talk about, because I did not enter any competition," she says. "I haven't really made any huge donations."

她不願沐浴在她的善行聲名中,她對整件事揮手打發甚至不高興的示意,〝我不是宛如貪污事件,不值得提〞。她又說,〝我沒有捐很多錢〞。

She's planning to establish a fund to help the poor with education, food and health care.

她現在正在計画筹設基金。來幫助窮困兒童的教育,食物,健康。

Amazing, but of all she has given away, her greatest gift is her example.
感人地,不是她所有給與。而是她的偉大善行例子
 
羅珮瑩  如果陳樹菊結了婚
2010-05-07
    我必須承認,自己若非老賊,就是老年癡呆了,我已經記不起上一次被真實世界的人類言行感動是什麼時候了。(也許這篇算一次:窮得只剩下誠實)但是,陳樹菊用她那絕不摻水,也沒有添加任何人工雜質的真與善,紮紮實實地感動了我。原來,純真與善良真的會發光發熱!
 
    陳樹菊不懂政治,不懂人權,不懂民主,不懂任何ECFA或廢死之類的熱門議題,她只懂得感恩和回饋。甚至連那位不斷在旁提詞而被媒體修理的外交部官員,她都只有感恩,急著為他辯護,認為是她自己要人家幫忙提詞的,媒體怎麼可以罵他。雖然,我個人認為那位官員該罵。
 
    這就是陳樹菊感動人的地方,她像一池清水,照出其他人類的污濁。
 
    大部分媒體稱她「賣菜阿嬤」,或「阿桑」,我覺得叫「阿嬤」對她有點不公平,人家不過和馬總統同樣年紀,馬總統見到小朋友常半開玩笑說:「不要叫我馬爺爺!」,可見沒人喜歡被人叫老了。何況,人家又沒結過婚,連媽都沒當過,那來「阿嬤」可當!
 
    如果陳樹菊當年如「正常人」那樣結了婚呢?我開始想像。
 
    如果她命好,嫁到一個善良的好男人,以她的出身,這個男人多半是個和她一樣學歷不高的勞動階級,可能是個農夫,可能是和她一樣在市場叫賣的小販,反正不會是郭台銘,當然她也不可能變成帝寶貴婦就是了。夫妻倆合力打拼,當然免不了生了幾個小孩。這時我的腦袋裡,出現她一邊背著嬰兒,一邊揮汗如雨地在市場裡搬貨叫賣的畫面,也許,肚子裡還有一個也說不定。
 
 
    如果她教子有方,沒有教出像陳凱倫說的「簡直要叫做父母的去死」的兒子,那麼,她和先生用力賣菜的收入,用在幾個小孩的尿布奶粉和教育費用,再買個鄉下地方起碼的遮風避雨的家,再怎麼省吃儉用,又能剩多少呢?當然,以她念茲在茲要行善的信念,她還是會努力攢些私房錢捐出去,這意味著她對自己必然加倍刻苦,但也絕不可能攢到一千萬。也許,如今小孩都成年自立了,她才能開始全心全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善事,但體力已經長期透支,很可能力不從心了。更何況,這個前提是,她的先生和她一樣善良並且願意支持她,這個機率,我估計和中樂透差不多大。
 
    以上是最幸福美滿的一種情況。如果她命不好,她可能嫁個爛人(我估計這個機率約有30%),同樣生了幾個小孩,同樣努力叫賣,換來的卻是丈夫好吃懶做,甚至吃喝嫖賭,要不到錢就動粗,結果花掉她的積蓄,姘上別的女人,走投無路又回來靠老婆養她,這樣的情節不是經常在我們周遭上演嗎?還記得那位把丈夫大御八塊的豬肉販阿嬤嗎?
 
    另一種情況是不好也不壞(這個機率我估計有70%),嫁了個自私庸俗但不特別壞的男人,同樣忙著做生意,同樣生了幾個小孩,像其他所有已婚女人一樣忙著照顧小孩和討好丈夫(註:這是所有正常男人結婚的主要目的之二。)。到了六十歲,就算她命沒豬肉阿嬤那樣苦,男人和小孩都沒有成為她的致命負擔,她想要全力做善事,也同樣已經力有未殆,何況身邊還有一個管東管西的小氣男人,很可能外加幾個三不五時回來伸手要錢娶老婆或做生意的兒子,或是有幾個兒女沒空照顧的孫子要帶大。
 
    結論:本性自私的人結了婚只會加倍自私;本性不自私的人,結了婚也會因為人在江湖(註:兩個人以上就構成一個江湖。)而身不由己,被迫變得較難無私奉獻,因為奉獻的對象被局限為家人了,而家人,那怕再怎樣自私可恨,人沒有選擇家人的權利。
 
    但是人有選擇不嫁爛人或庸人俗人的權利。當然,陳樹菊就像大部分單身者,她並沒有選擇單身,她是因為母親早逝,被迫扮演長姊如母而耽誤了終身大事。不過,所謂的「終身大事」真的是她最值得投入的終生大事嗎?
 
    陳樹菊的故事感動了很多正常人,據說小額公益捐款這幾天暴增,還有一位老榮民捐出省吃儉用的一百多萬積蓄,當然,這是因為老榮民也是單身,所以「錢要給有用的人去用」,這是陳樹菊的話。
 
   楊志良該看看陳樹菊的故事,看看她那極平凡卻善良到會發光的面孔和言行,想想自己說「單身比較容易得精神病」,「想節省健保費就去結婚生子」,有沒有潛意識的單身歧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 蕃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