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草稿)一、最近幾天世界上最受人矚目的新聞之一,當為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的下台。去年九月日本民主黨擊敗了一黨獨大近乎五十五年的自民黨,鳩山風風光光的上任,可說是歷史性的一刻。當時的鳩山被賦予眾望,一則是他宣稱要有獨立於美國之外的路線,在經濟上更注重社會保障,在國家定位上要脫美入亞;二則是希望民主黨可以改變日本過去一貫的派閥政治以及由官僚系統領導民選政府的傾向。可惜,八個月後這位雄心壯志的新興就黯然下台了。當然,這個倉促的下台也可以有正面的解讀,譬如有人說鳩山犧牲了自己,但至少解決了美日之間的矛盾,為下一任閣揆搬開了大石頭;國城學長則指出,這反映出了日本內閣制的靈活性,讓民意可以即時發揮作用,趕走不受歡迎的人物,避免社會上對立情緒的升高。然而,我比較感興趣的一個事實是一組單純的數據:日本在過去五年換了五位、二十年內換了十四位首相,其中只有兩任超過兩年。同時,在日本的對岸,韓國執政黨也在地方選舉中重挫。一度聲勢回穩的總統李明博,沒有因為南北韓的衝突而獲得民眾的齊心擁戴,其執政能力再度受到質疑。在南方的台灣,執政黨力推的ECFA之合法性一直受到民眾懷疑,在野黨也揚言長期杯葛。而更讓老百姓憂心忡忡的是治安的惡化。某黑道大哥被殺,據說現場另有四名警官在泡茶、聊天?!一時之間,「黑白共治」、「警匪合流」之類的標題佔據了新聞各版面。細部的看,這些發生在這三個民主國家中的政治事件都各自由其原因,或許很多人還相信,只要當事者(鳩山由紀夫、菅直人、李明博、胡志強、胡木源、馬英九.......)做些調整更動,問題就可以逐步化解。然而,宏觀的來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問題都不是一朝一夕之間發生的。日本的政治僵局遠非由來已久,很西方觀察家懷疑無奈的指出,日本的民主很不民主。在韓國與台灣,民選的總統有自殺的、有被殺的、有入獄的,而依憲法保障在位的,沒有不被罵的天昏地暗的。如果我們再看看更南邊的泰國,我們不禁要問,究竟,這些亞洲的民主政體怎麼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