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
 
一、
 
中國大陸的新銳作家許知遠在他的「未成熟的國家」第一章一開頭說道:
甲午戰爭卻宣告了中國的變革徹底破產。儘管兩國都是專制政體,但中國的改變比日本不徹底的多。儘管在才智上,李鴻章一代人絕不遜色於伊藤博文一代,但中國的變革從未觸及更深的政治與意識型態,只是將近代國家的模型,生生嫁接於已經僵化的儒家社會之上。接受了技術創新之後,中國人並未開始理解什麼是社會創新,不理解現代政治,沒有自己的憲法,無法制約權力.......悲哀的是,一百一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在某些事情上似乎仍在遵循類似的方式,我們生活的各方面似乎仍留有彼時的烙印(未成熟的國家,頁十六)。
中國為什麼會輸給日本?據說質量不差的北洋海軍為何一敗塗地?許知遠引用李鴻章的答案:
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署時,日方代表伊藤博文詢問中方代表李鴻章,為何他十年前就已經聽說中國正在改革,卻沒有任何效果。李鴻章回答說,中國受傳統束縛太深,他根本無法按願望行事(未成熟的國家,頁三十七)。
李鴻章口中的束縛了中國改革的「傳統」是什麼?許知遠在一百一十年後看到的「類似的模式」又是什麼?
 
 
 
 
二、
        
 
 
這一陣子,台灣的觀眾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大眾銀行拍的一個很震撼人心的廣告。一位名叫蔡鶯妹的六十三歲老阿媽一個人在陌生的異國機場馬不停蹄的轉機,只為了去為她人在委內瑞拉的女兒燉一鍋雞湯,補補剛生產完後虛弱的身子。廣告生動的刻畫出這位老婦人的形象:「她是一個台灣人,沒有人認識她....六十三歲,第一次出國,不會英文。沒有人陪伴,一個人,獨自飛行三天,三個國家,三萬兩千公里。」影片中的她形單影隻、樸素的鄉下人打扮、拎著一大包為女兒準備的補品,揮汗如雨、惶惶張張的在迷宮般的國際機場絕望的尋求下一個登機門,而身邊金髮碧眼、西裝革履的外國人,沒有一個幫的上她的忙。任何一個曾經出國、或不曾出國過的台灣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體會到蔡鶯妹此時此刻的艱難。
 
讓人情感潰堤的爆點是當海關誤把中藥材當作違禁品而將蔡鶯妹居留的剎那。歷經千辛萬苦的阿媽再也撐不住了,聲嘶力竭的哭了出來。她兩眼征征的望著高大壯碩的異國警員,兩眼充滿無助、哀傷、乞憐........
 
這是一幅意象非常豐富的畫面,其中充斥著能夠廣泛引起台灣人共鳴的對比、變化、衝突、與無奈。矮小、俗氣的農村老婦在高大、筆挺的警察前的怯懦。迷失在巨大的國際機場裡的孤獨老人的無助。對外面的世界所知不多的台灣觀光客第一次踏上異鄉土地的緊張與焦慮。自己的母語在國際化社會中不被接受的挫折。選擇在異地落葉生根的女兒留給年邁老母的寂寞與空虛。防範偷渡、走私、恐怖主義的現代化制度與規範對恨不得長出翅膀飛到女兒身邊的愛子心切的打擊與折磨。以及,代代相傳的坐月子用的中藥材被當作毒品時的驚恐與無奈。
 
很明顯的,以上所有的對立都是沿著「傳統」與「現代」的分野來安排。反映傳統的包括:老人、農村打扮、中藥、台語等等。反映現代的包括:女兒與孫子、機場及其警察與安檢、外國、英語等等。故事的情節引導著觀眾去站在蔡鶯妹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對比:一連串的現代化制度對一個帶著傳統色彩的老人的阻礙與懷疑。甚至為了達到戲劇效果,「現代」與「傳統」的差距被刻意誇大,例如在這個機場中我們看不到服務人員或外國人對老阿媽的關心,且海關對老人的語言與動作都是粗暴的。
 
其結果就是,在觀眾的眼中看來,老婦人是一個在複雜繁瑣的跨國旅行中遇到巨大阻礙與挫折的人,但她對兒孫的愛賜予給她百折不撓的毅力。堅忍、勇敢、愛,最後她終於克服了重重障礙與兒孫團員,並贏得了觀眾的同情與尊敬。這不單單是老婦人的勝利,也是廣大曾經感受到現代化生活之僵硬與不便的台灣人的勝利。對許許多多「熱愛他們的子女勝過一切、不會英文、未曾出過國、篤信坐月子與中藥、曾經在國際機場擔心趕不上轉機」的台灣人來說,老婦人是他們能夠理解、認同、敬佩的人物。
 
當台灣老百姓選擇了蔡鶯妹的同時,阻礙老婦人圓夢的現代化制度無形之中就成了老婦人與所有觀眾的敵人,並在這部廣告中取得了一種醜惡的負面形象。現代化社會之運作所需要的規範與秩序,以及一個現代人需必須理性與儀態,在劇中被刻意降到次要的地位。為了旅客的安全,嚴格的安檢有其必要性,警察也有十足的權利對可疑的人與物品進行盤查,但在劇中,這樣的安全措施被刻化成對這位一心只想探望兒孫的老婦人的障礙,彷彿警察一定比較笨,否則就是刻意欺負鄉下人。在一個法治社會裡,一個被警察審訊的人有義務做詳實的說明,當然也有權利保持緘默或聘請律師,但老婦顯然沒有意識到一個現代人該承擔的義務與受保障的權利,她根本不認識現代司法體系。於是,像我們常在台灣的社會新聞中所看到的那幕一樣,在一個要求理性的談吐的公共場合裡了,自認受委屈的人選擇歇斯底里的嘶喊哭鬧,企圖以情感之宣洩而非理性之說服來面對這個世界。
 
情感被上升到無可救藥的地位並壓制的理性。知識、審慎、沈著等智性上之美德很不幸的被捨棄。機場,是偉大的現代文明的果實之一,為人類帶來巨大的便利與幸福,其運作自然也不會是簡單之事,而需要極為精密的設計與規劃,當然也需要旅客的合作。但對蔡鶯妹與她的同情者來說,這些並不重要,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一個願意為兒孫付出的母親是最偉大的,整個世界應該反過來配合她。對抱著這種觀點的人來說,我們並不在乎蔡鶯妹樸拙的服飾是否有礙觀瞻,不在乎那包中藥材的氣味是否造成機上其他旅客的不適,不在乎她在機場沒命的趕路時是否撞倒了其他的旅客(這些旅客當中很可能有與蔡鶯妹一樣值得同情的老人、孕婦、兒童、傷患等等)。不懂英文、不瞭解登機、轉機的程序,這都是值得同情的事,也需要我們整個社會一齊的努力來改善,。在愛子心切的催情之下,「無知」不僅合理,甚至似乎獲得了觀眾的崇拜。。
 
 
而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不是
 
 
因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 蕃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