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單記一下在日本的見聞。
 
1.以前我心底多少對日本有些偏見,以後不敢了。去過日本之後,大概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多台灣人哈日,也理解為什麼日本人瞧不起其他亞洲人。但台灣人心中的日本,多少也有些誇張的地方。
 
日本人是很有禮貌,但除了下屬對上司,兩指緊貼褲縫彎腰九十度的鞠躬其實很少見。
 
東京比台北、紐約都乾淨多了,但也沒誇張到一塵不染的地步。不過他們的廁所都很乾淨是真的。沒有臭味,都配有衛生紙。
 
日本人家都很小,一樓的屋簷感覺還沒籃球框高,好像跳一下就可以摸到。但沒有小到讓人活不下去的地步。相反的,因為設計良好,又美觀,反而給人一種小而美的感覺。一般人家用的車子看起來也比台灣的車子小一點。計程車倒是都很寬敞。到了都市區,這種狹小的感覺就沒有了,餐廳、百貨公司、馬路,規模都跟台灣差不多。傳說中那種要站著吃的餐廳,我只瞄到過一次,在東京鐵塔旁的增上寺的出口處。那裡算是比較傳統的區域。火車站、地鐵站規模都是很大的。
 
東京人確實很多。即使到了晚上十二點左右,地鐵上的擁擠度都跟台北上下班的時刻差不多。一班車過去,帶走一陣人潮之後,幾分鐘之內月台上又擠滿了人。不過走在街上,也不見得就一定都是人山人海的。大約也就是台北的擁擠程度。可惜我沒有在上下班時間搭過車,無緣一睹傳說中那種需要靠人推上車廂的奇景。
 
色情確實是比較普遍。便利商店都有賣色情刊物,不過也沒像我們愛說的那樣大人小孩都在路上看。商店裡的色情刊物都有封條,不買不能看。電車痴漢是貨真價實的,有圖為證。
 
題外話:林森北路知名的六條通,其中的「通」字,原來就是日文的馬路的意思。

2.高科技。
火車、地鐵系統完全的準時。電子告示牌提供的情報很清楚。可是除此之外,好像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搭地鐵的Suica卡可以直接在便利商店裡當信用卡用,嗶一下即可,滿方便的。
 
我最欣賞的是他們的衛浴設施了吧。日本馬桶都有洗滌的功用。很多公共廁所的洗手乳是一種泡沫式的,非常好沖好洗。一般的沐浴乳也都是如此,輕輕沖洗即可,不像美國Wal-Mart賣的爛貨,怎麼洗都洗不乾淨。無論沐浴乳、洗髮精都不會流下厚重的香味,跟台灣的不同。
 
我在日本看到的車子幾乎都是日本國產的,而且幾乎都是Toyota。還有些奇怪的標誌,我不認識。歐美的名牌車,我印象所及,一台也沒見過。彌勒傑說,因為關稅太重了。計程車都有GPS,車門是自動的,不需乘客動手。
 
至於電子產品,沒什麼興趣,沒仔細看。
 

3.城鄉差距。
彌勒傑說,大東京區有兩千萬人口,產出日本五分之一的GDP。的確,出了東京,即使到了像大阪京都這樣的大城,還是可以感到明顯的落差。在東京裡,新宿、原宿、澀谷、表參道這些商業區遠比台北繁榮。台場、六本木等新興區規劃又更好,有點類似台北一0一附近的那種感覺,可是更華貴許多。秋葉原的電子商圈大概是光華商場的十倍、二十倍大吧。
 
大阪京都就差多了。京都繁華的區域好像只有八阪神社前的祇園的一條街(沿路主要是餐廳與賣一些傳統小東西的小店)與火車站前面。我們在京都的第一天晚上要找旅館,居然說全京都旅館都滿了,可見這城市不大。(京都火車站有全京都旅館的資料,從火車站就可以知道全京都哪裡還有空房。每台計程車上的GPS也有旅館的聯絡電話。)
 
大阪也是乏善可陳,道頓崛是主要的吃喝玩樂的地方,但感覺不見得比得上台北。路上還有老鼠在竄,嚇得舞小姐手足無措。當然啦,可能有繁華的地方,只是我沒見到。
 
城鄉差距還反映在一點上:東京的女孩比起京阪要漂亮的太多了。東京無論男女,穿著都很稱頭。可是京阪人士的風格甚至還不如台北。東京街頭上的妹妹,或許也可算是日本觀光美景之一吧。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或許不能算是城鄉差距,那就是東京地鐵裡的人超安靜。京阪就嘰嘰喳喳的吵鬧多了。
 

4.鐵路。
其實我始終沒搞清楚東京裡面到底有幾種鐵路系統。地鐵、火車是最基本的。可是好像又有分民營國營。火車還有分慢車、快車。又還有新幹線。我姑且都稱之為鐵路吧。
 
東京的鐵路路線圖一眼看去,只能用眼花撩亂來形容。要不是有彌勒傑帶路,我猜我可能出不了東京地鐵站。不要說東京,就連京都大阪地區的也夠瞧了,比紐約的還大好幾倍。
 
鐵路都很準時。而且為了讓乘客可以在站與站之間輕鬆轉乘,班次的時間都卡的剛剛好。我常看到人群蜂擁的從一列剛進站的車上衝下來,跨幾步跳上對面的列車,不一會,後面這輛車又嗶嗶的開走了。日本人怎麼能維持這樣一個龐大複雜的鐵路系統?實在令人敬佩。
 
我在日本六天,除了計程車之外,只坐火車。彷彿靠火車就可以到任何地方。
 
5.飲食。
日本東西的好吃真是遠遠超過我的預期。保守的話可以這麼說:在我吃過的東西之中,還沒有一樣是我覺得不好吃的。ㄟ,不過我沒吃納豆啦。其中最好吃的,我想就是日本米吧。一粒粒晶瑩剔透、圓潤飽滿、黏而不膩的米,配上一點點漬物(泡菜)就很好吃了,根本用不著大魚大肉。生魚片很好吃,魚肉都很甜。我在台灣吃完生魚片都會想落賽,在日本完全不會,不知道是不是衛生條件不同,還是魚肉本身品質不同。因為米飯好吃,壽司自然也好吃。拉麵吃的不多,只有兩三次吧,湯頭比台灣吃的到的香濃,但整體差異不大。天婦羅差異也不大,只是更清淡爽口一點。
 
整體說來,日本人口味都很淡,但不會淡而無味。一般料理如此,飲料、糕點也都如此。日本的飲料選擇沒有像台灣那麼多,大部分都是茶類的。好處是糖份較少,很清爽,喝完不會嘴巴裡黏層東西、肚子很脹的感覺。在日本吃到的日本料理跟台灣的日本料理作法是差不多的,但是品質更好。不過或許這樣比也不恰當,因為一般我去吃的餐廳好像都是比較高檔的。這點完全是託彌勒傑這個好吃的寧波人之福。
 
吃在日本還有個享受,就是他們的餐具都很精美。餐具幾乎都是瓷器(還是陶器?我不會分),絕對不會給你一個破塑膠碗。而且每樣每件都像是個藝術品般的,各具特色。一家餐廳之內或許有重複的樣式,但餐廳與餐廳之間幾乎都是不同的。每次快吃完飯的時候,我都有想要A一個下來的念頭。
 
有個東西日本人倒是不見得做的比台灣好的,就是麻薯。一般路上賣的不會比台灣的好。不過我在京都火車站裡買的一盒就不錯。只是口味選擇很少。其實好像根本沒選擇,只有紅豆的。
 
日本桃子是人間極品,我偷吃彌勒傑的兩口,色美、味甜、汁多,其滋味至今難忘。一顆大約與拳頭一般大,白裡透紅,很可愛。
 
日本也有類似統一布丁的東西,只是口感更結實。
 
有一件事很有趣。原來日本的各種料理在日本都是分開來賣的。壽司、天婦羅、生魚片、拉麵都是分開來賣,每間餐廳只專賣一種。(丞儀:「拉麵店不會賣壽司,但是壽司店會賣生魚片,天婦羅則是不一定,有時候是路邊小販。」)
 
還有件事值得一提,就是日本人雖然崇拜歐美,但對西方的飲食接受度好像不高。街上除了麥當勞與一些賣義大利麵的餐廳之外,幾乎都是日式料理。中華料理與韓國料理也不少。除了麥當勞,我沒見到其他美式速食連鎖店。
 

6.物價。
出發前國城學長說他的一個朋友告訴他,日本物價約是台灣三倍,再加上匯率的差大約三倍,因此大約是九倍的差距。也就是說,90塊的日幣在日本不能換算成30塊台幣,而是只有10塊。我的經驗差不多就是這樣沒錯。
 
我在日本的時候,日幣的匯率對美金是112,對台幣是3.5左右。
 
麥當勞最貴的套餐一份580。販賣機裡小罐裝飲料是120或150,好像是六百CC裝吧。東京西武線地鐵最便宜的票價是230,之上每30塊一個等級(不過每條支線都不一樣)。東京計程車起跳660,坐遠一點就要一千出頭。有規模一點的餐廳裡,一般拉麵或定食大約七八百到一千出頭左右。便利商店裡買到的據說只要三四百元。京都的廟宇門票或400或500。這些價格大致上等於一般美國的物價。
 
只是說,在吃的方面,日本的高級享受比較多,因此很容易就會比在美國花更多的錢在吃上面(在美國,你即使想吃好點也不見得有地方可以吃得到)。我跟彌勒傑常常一頓晚餐就吃到七八千塊。彌勒傑的朋友水主川先生在大阪一家黑黑暗暗的小店請我們吃生魚片(我不清楚那到底算是壽司還是生魚片,反正是一片生魚放在壽司上)(丞儀:「這個中文叫「握壽司」,日文是Nigiri」),三人吃到一萬多塊。一個人宵夜吃到三千塊台幣,在台灣是很難接受的吧,不過那日本朋友到似乎面不改色的。雖然是不起眼的小店,東西做的到是很讚。我朋友說,這種小店裡的海產其實比較新鮮。老闆娘知道我是外國人,還特別給我們一些折扣。
 
房價大約跟紐約同個等級吧。彌勒傑的家在武藏關,從新宿站搭火車約二十分鐘。從武藏關火車站要走十五分鐘左右到他家。三十平方公尺,七萬日圓。水主川先生在大阪一個車站旁步行五分鐘的家,不到三十平方公尺,要十三萬日幣。很漂亮倒是了。
 
最叫人吃不消的是交通吧。從成田機場坐JR火車到新宿,單程約一個半小時,3300。東京到大阪新幹線單程約兩個多小時,要24000。真的是搶錢。據說不少日本人一輩子沒有踏遍日本國土,就是因為交通費用太貴。相比之下,難怪日本人愛出國玩。東京到漢城的來回機票還不用24000日幣。台灣人現在放假喜歡去東南亞玩,大概也是這個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 蕃薯 的頭像
    大 蕃薯

    大 蕃薯的部落格

    大 蕃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