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健身與旅行之外,我相信對單車環島的愛好者來說這個運動還有另一層更深的意義。但這個意義究竟是什麼,很難說的清楚。有人說這是一種對這片土地的熱愛的表達。有人說這是深入台灣,瞭解台灣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有人說這是一種對自由的渴望。東明相說:「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但這個「有些事」到底是什麼事呢?東明相與整部電影都沒說清楚。

其實,環島不是對土地的熱愛,因為環島者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去欣賞。環島也不是對台灣人的關懷,因為環島者畢竟還只是蜻蜓點水,只比坐遊覽車的好一點。若說環島是對自由的渴望,不如說是為了從都市文明的枷鎖中逃離出來喘口氣,否者環島者就會在台灣的任一角落落地深根,而非一趟短暫的旅程。

簡單問一句:全台灣有多少人有閒有錢做這事?顯然,我們多少都可以從「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裡面讀出一絲絲小布爾喬亞階級的那種厭世心態。

環島其實僅僅只是一種逃避、一個喘息的機會,逃離那個令人窒息的現代都市生活。

 

但是環島的困難度為這種逃避加入了深一層的精神意義。環島之吸引人正在於她難的恰到好處。只要你身體健康,既使平常沒有鍛鍊也可以完成這壯舉。不用血與淚,汗水即可。不需五年三載,一週半月即可。恆心與毅力是唯一關鍵。

環島之後,你不見得清楚你到底完成了什麼,但,至少,你感覺到你彷彿完成了什麼。在環島之後你總有一種驕傲。就這一層面來說,環島其實像是一種朝聖、一種苦行般的修練。藉由對自身的肉體與決心施加一種挑戰,你相信當你通過環島完成了某種考驗。當你完成了這種考驗,你相信你的靈性會獲得提升、你對這土地的認識會更深一層。因為環島是神聖偉大的,所以你相信在路途上你會遇到好人來相助,會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只是,這種苦行換不來神的犒賞。這個朝聖是一個沒有麥加、沒有耶路撒冷的朝聖。環島者渴望一個夢、一種信仰、一個終極的意義,但他沒有神蹟、先知、或預言。環島者想要脫離世俗、超越自己,但他們沒有聖經、可蘭經、沒有佛法僧三寶。他需要一個神,但他不知道這個神在哪裡。他還沒學會怎麼為自己造一個神............

他知道他得為自己造一個神。他也在路上遇到了那些同樣沒有自己的神但得為自己造一個神的伙伴。有人父母離異,他的神是線上遊戲。有人大半輩子被一份無味的工作壓的喘不過氣,她的神退休後的一個夢。鄧安寧的神是一部電影。許孝舜的神是兒時記憶裡的一片海。海邊遊蕩的少年在河堤上塗鴉出他們的神(見Joseph Campbell的「神話」,立緒,第十四頁)。但這些神太小、太淺、太短暫,滿足不了他們。東明相深深知道這一點。那他自己的的神呢?可能是一把吉他。可能是.........

 

一路尋覓,在白沙屯他遇到了他的阿公阿媽。當他看到他年邁的阿公與一大群信眾跟隨著媽祖在街頭上匍匐前進時,他驚覺他終於找到了他要的東西。他阿公身上展現出來的那種微弱、單純、但堅定的力量感動了他。曾維瑜小姐寫到:「在那樣大雨滂沱而下的深夜騎車,東明相都沒有哭。在海邊給自己的雙腳貼上OK繃再稍事按摩,東明相都沒有哭。腳踏車爆胎了而環顧四周沒有人煙的瞬間,東明相都沒有哭。」(曾維瑜「有些事現在不做 之五」于中時部落格)。但這一刻,他終於哭了。他哭,那是因為他看到了一個有信仰的人可以過得如何的單純而美好。

然而,媽祖雖然可以感動他的阿公,但感動不了他。他生活在現代城市裡,可以天天上網吸收最新知識,可能還可以用英文與全球對話。他像他的同伴一樣,有濃厚的懷疑與批判精神。媽祖畢竟不是都市中產階級的神,不是他的神。他不知該何去何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 蕃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