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振奮人心的新聞.......

 

教育部長、次長    都是貧戶之子

教育部新任部長吳清基是三級貧戶之子,新任政次林聰明也是雲林台西貧戶出身,兩位教育掌舵者,同樣出身寒微,也同是藉著教育翻身的最佳典範。

吳清基說,目前公費的師培生愈來愈少,應檢討增加;他也計畫提出辦法,給弱勢學生更多協助。

技職體系出身的林聰明承諾,要更珍惜國內的技職教育成果,並發揚光大。在升學制度上,林聰明認為,推甄是好制度,但一定要保留機會給靠考試進來的人,否則弱勢孩子將難擠進名校。

吳清基是台南縣三級貧戶,媽媽打零工,撫養他和弟、妹三人。中學之前讀書不花一毛錢,都靠獎學金,大學之後靠公費和半工半讀,念到博士。為了回饋,他設立多個獎學金,希望幫助和他一樣的弱勢學生。

林聰明是雲林台西漁民之子,父母不識字,母親生了十個孩子,因營養不良夭折了五個,大哥只讀到小學,三個姊姊從未受教育;他常挨餓,營養不良,左眼弱視,一直到小六都沒穿過鞋,為省學費,讀的是可工讀、免費住宿的明志工專,一路上有恩師協助,苦讀取得博士學位。

巧的是,兩人廿多年前因同獲國科會獎助而相識,同赴英國進修半年。吳清基到倫敦大學,林聰明到倫敦政經學院,搭的是同一班飛機;吳清基後來任教育部技職司長,也是接下林聰明的棒子。

兩人被問到小時候誰比較窮?吳清基說,「應該兩人都很窮。」林聰明的妻子蕭素惠指著先生說:「要比窮,應該沒人比得過他吧?」

吳清基以自身經驗勉勵年輕人,不可因家窮而悲觀,「英雄不怕出身低」,有心念書上進除了靠獎學金,還有助學貸款。

林聰明要年輕人不要向貧困低頭,「再貧困還是有美好的明天。」他也感嘆,台灣的教育了不起,「沒有教育及公平競爭的機會,像我這樣的出身,根本不可能有今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141704.shtml

 

 

 

吳清基 賺獎學金貼家用

教育部長吳清基小時候家境清寒,他苦讀拿博士,除了公費、半工半讀,一路靠的就是獎學金。為感恩惜福,拿到博士後,以恩師和媽媽的名義設立多個獎學金。

讓吳清基感受到獎學金對貧困家庭的重要性,是初一那年。吳清基初一考了第一名,拿到一筆五十元獎學金,他把錢交給母親時,母親手微微顫抖、眼眶含淚,那一幕至今難忘。

吳清基心想,媽媽一天工錢才八元,這五十元可讓媽媽少辛苦一星期;拿到獎學金,可讓媽媽知道他很上進,可以安心,他發覺,給清寒家庭獎學金不只是物質協助,更是一家人的精神凝聚。

吳清基十多歲時爸爸就過世,全家靠媽媽幫別人種稻、種甘薯,或做收蔗糖夜工、到針織廠當清潔工維生,身為家中老大的吳清基除了讀書,因此要買菜煮飯,照顧弟妹。

因為家貧,吳清基的弟弟、妹妹只能念到高商和初中,他則靠獎學金和公費念到大學,博碩士靠半工半讀,不過,受到不少貴人相助。

國小升初中沒有錢補習,小六的老師讓吳清基當班長管秩序,不但可免費補習,還買饅頭給他吃,結果吳清基在三千多人中考了第二名,不負老師期望。

考上北門中學後,導師施金池替吳清基減免學雜費,還鼓勵他申請獎學金,吳清基成為全校領最多獎學金的人。

施金池以五育並重辦學,感動了吳清基,也想當一位好校長,加上沒錢上大學,中學畢業後,成績雖可上台大法律系,他仍以台師大教育系為第一志願。

吳清基卅四歲拿博士後,返鄉以母親、高中同窗會名義設立國中、國小獎學金,廿多年沒有間斷。

八年前更籌措三百萬成立「施金池校長師生獎學金」,回饋北門高中,民國九十一年捐出競選台南縣長選舉補助金及選民小額捐款共一千萬元,以母親吳林盡名義成立「財團法人吳林盡教育基金會」。

吳清基認為,天無絕人之路、英雄不怕出身低,教育是幫助每個孩子「永不放棄自己」、「也不用怕輸在起跑點」,他以自身經驗,更希望家長不要迷信明星高中。

【2009/09/18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141912.shtml

 

 

 

 

林聰明  同學捐錢助留洋

五十年前的雲林台西是個貧瘠的地方,林聰明印象所及,村裡的人多半都窮;但當年的林聰明,更是台西國小被衛生所檢查出來營養最不足的小孩。

校護常提醒林聰明要注意營養,但討海的父親即使辛勞終日,飯桌上的食物仍少得可憐,他得幫著在海邊撿別人遺漏的番薯簽果腹。夏天的熾陽曬在海邊的石塊上,燙得沒鞋穿的林聰明直跳腳,嚴冬的海風則讓石頭結霜,他只能儘量踩在有草的地方,減少痛楚。

「在這樣環境下,從來沒想過有一天可以脫離貧苦生活,甚至出國留學。」

因為繳不出學費,林聰明放棄已讀一年的高中,隻身北上,改念可以工讀、還供應免費住宿的明志工專;後來,在同樣出身寒微的系主任鼓勵下,林聰明赴美深造,機票錢是初中導師幫忙付的,口袋裡的生活費則是十幾位五年來同吃同住的工專好同學慷慨解囊而來。

在美國念書時,除努力爭取獎學金,他還向自己挑戰,到黑人社區推銷百科全書,曾被惡狗咬得整個手掌差點翻了過來;但一個暑假終了,他在超過萬名的大學生推銷員中,業績排名前百分之五,學到的推銷技巧,更讓他一輩子受用無窮。

林聰明迄今仍十分簡樸,襯衫領、袖都磨損了,還照穿不誤,身上的西裝一套僅三千元;因感謝小時候每當要繳學費時,大海裡前來相助的「魚族」,林聰明很早就不吃魚,近年甚至茹素。

簡樸的林聰明對學生卻絲毫不吝嗇,任雲科大校長時,學校原為了省電,籃球場晚上都沒有照明,但在學生反映下,學校設了投幣式設備,林聰明實地查訪後,更決定由學校付費,全面開放夜間照明,「看到籃球場上滿是揮汗如雨的學生,我心裡快樂得不得了。」

帶學生到哈爾濱考察時,林聰明忍凍笑說自己有「練功」,還把外套脫給直打哆嗦的學生穿;每年林聰明還要捐出五十萬元,給清寒學生當獎學金。

回首來時路,林聰明感謝父親對他這個么兒的疼愛,大哥大嫂堅持再苦也要讓他完成學業,及小學、國中、工專時的恩師一路扶持,「如今的我,滿懷感恩,只希望也能以善行回報。」

【2009/09/18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141907.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 蕃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