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師總是用著一種慈母般的口吻細細的說:「我老了,體力不行了。打算再過幾年就退休,把機會讓出來給年輕人。」
 
然而,每當她聊起她的學生時,那種充滿喜悅與滿足的神色,卻是我從未在其他老師身上看過的。
 
踏上老師這條路原本不在她的計畫當中。她跟她老公是大學同學,念的是工管,後來老公改行去作保險,而她一開始做的也是業務。甚至她也賣過書,或許正因如此,她很願意幫助我們。後來,她說做業務做得太累,把身體搞壞掉。那時候碰巧她弟弟是老師,她爸爸就要她偶爾去弟弟班上幫忙。漸漸的,她從代課老師做起,自己再利用時間去進修補學位,正式踏上了教育工作這條路。
 
她很喜歡小孩。做老師的一定得喜歡孩子,她說,這樣才會有耐心與愛心去對待孩子,不然沒有人受的了小孩的頑皮與胡鬧。「有時候我也會發脾氣。但後來就會責怪自己,這樣不行,不能對他們這樣。」在孩子身上,他看到了天真與善良。她回想以前的業務工作,老闆會騙你,公司會虧待你,客戶也不見得欣賞你,你的努力不見得能得到回報。但孩子不一樣,你對他好,他就會愛你、感激你。孩子不在乎你的美醜,當老師的不必置裝費。你只要對他們好,他們就覺得你是最美麗的。
 
「最近十年來,孩子越來越可憐。」台灣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下一代是直接的受害者。竹東地區父母的離婚率越來越高,這是孩子無法改變、也無法承受的。父母的就業也越來越艱難。竹科一裁員,很多家庭連小孩的午餐費都付不出來。外籍媽媽是鄉下地方另一個新問題。有的外籍媽媽為了打工還債,被迫離開家庭,孩子很無辜。有一次,孩子的阿媽跑來學校說「千萬不能讓孩子給媽媽接走」,原來是父母鬧離婚,爭監護權。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老師問起來,孩子一臉淚水,說不出話來。
 
所以林老師除了在學校教小孩之外,又常常得擔起教育大人的角色。她常常在課後打電話與家長溝通聯絡,瞭解一下爸爸的工作是否穩定、生病的阿公現在是誰在照顧。林老師很得意的說,有一次一個媽媽跑來跟老師哭訴老公的不是,說是要離婚,隔天她就請爸爸來學校,兩人好好談談。後來兩夫妻和好如初,一家人非常感謝老師,在餐廳遇到她,還搶著幫她付帳。諸如此類的趣事很多。她自謙不認真、也不優秀,僅僅是扮演好自己該做的角色。這樣大家就都很感謝她,她覺得這太神奇了。因此,她很愛老師這份工作。
 
在開導家長之外,林老師也從家長身上學到很多。她很客氣的說,現在人的學歷越來越高,很多家長都是碩士、博士,相比之下,老師實在不算什麼,「因此要謙卑」老師因此學會善用家長這個的資源。班上要辦活動,失業的家長付不出錢,老師就請在竹科做主管的多出一點。有的家長是清大的教授,老師就請來教小朋友寫新詩。有的家長是藝術家,就被請來教畫畫。結果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畫,上面刻著他們自己做的詩。小朋友好開心。
 
與一般老師的排斥與厭惡不同,林老師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來面對所謂的「直昇機家長」。她說:「時代不一樣了,老師也變得像是一種服務業,身調要學著柔軟。其實,老師也是一種業務員,我得向家長推銷我的想法。其實都還是為了學生好。」
 
正當我們向老師說她比我們更像一個優秀的業務員,她卻開始向我們推薦教書這行業。她稱讚我們看起來很和善、很有耐心、有條件作個好老師。她說我們可以先從代課老師開始,有空的時候來學校幫幫忙,真的有興趣,在去補個教育學分,這都不難。如果年輕體力夠好,下課之後還是可以去兼差。如果還是想做業務也可以,她的老公現在在新光壽險,目前還在招人。
 
說著說著,老師又開始聊起退休的事,「教小孩子、與家長溝通,這都太累人了。以前年輕的時候可以,現在老了,不行了。」老師一邊說,一邊把家長會需要用的資料準備好。今天(星期五)晚上七點,是這學期一、三年級的家長會。全校這兩個年級的老師都在忙著做準備,得向家長解說這一學期的活動概況、以及小孩在學校的表現。許多老師為此很緊張。我對老師說:「你這麼認真,家長一定都很支持你吧?」老師笑笑的說:「我只是把我該做的做好而已。」
 
有些人喜歡做業務的一個原因是這工作讓我們每天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像我們在學校裡裡賣書的,如果都不偷懶,一天下來應該可以遇到至少二、三十個老師。從生意的角度來看,老師粗分只有兩種:會買書的與不會買的。不會賣書的當中有很多是壞老師,就是那種對求知毫無興趣、用粗暴的態度對待學生、每個月都只想著發薪日的公務員心態。遇到這種老師,作業務的也無可奈何,甚至還是要客客氣氣的讚美老師幾句,至少也別得罪他。
 
但,感謝天,我們每天還是可以遇到不少為教育無私付出的好老師。遇到這樣的老師,既使沒有賣成書,心中還是感到十分的溫暖。因為至少你可以感受到,無論是對學生、社會、未來、還是對你,這個老師總是充滿了愛心、熱忱、與希望。對於這樣的好老師,業務員的讚美就不再只是泛泛的溢美之詞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 蕃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