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的女兒、台塑副總裁王瑞華(右三),昨天率領台塑核心成員:
                                                    南亞董事長吳欽仁(左一)、台塑董事長李志村(右二)與總管理處總 
                                                    經理楊兆麟(右一),向社會道歉。記者陳曼儂/攝影
 
 
中國人之所以努力工作,是因為怕窮而想賺錢,是為了賺錢而賺錢。等到錢賺飽了,就不想再工作了,想要享「清福」了。如果有人一把年紀還日以繼夜的工作,那是他個人的選擇問題,跟整體社會文化與風氣無關。他如此辛苦建立起來的公司,是他個人的公司,它建立在他個人的天才與勤奮之上,而不是一種抽象的普世價值。他死後,這個公司就會垮。揆諸中國歷史,無一例外。前一陣子聽到有人分析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的興衰,也用了這樣的理論。
 
西方人之努力工作,要嘛是為了榮耀上帝,要嘛是為了資本的無限擴張。也就是說,企業精神與資本主義反過來上升為一種獨立於個人需求與情感之外的目的,而造成了一種「異化」的效果:人變成一種工具,為了一個超出個人利益之上的目的來服務。因此,人必須不斷工作,至死方休。而一個公司之運作,依附在非人性化的、以效率為導向的理性原則之上,自己有了一個獨立運作的邏輯,不因個人的死生而改變。
 
前一陣子我在「冰館」這篇文章中半預言式的提議我們應該注意看經營之神王永慶去世後台塑集團的發展。結果,短短幾個月不到,台塑就接連發生重大意外,搞到王永慶的女兒得跳出來高喊「確保創辦人(王永慶)的精神不會動搖」。王小姐的這句話,等於宣告了台塑集團必敗。原因很簡單,王永慶再如何偉大,他也不是上帝。「王永慶精神」或許能感召很多人,但不可能永久的、普遍的感動所有的人。當一個企業的維繫建立在個人崇拜之上時,它有可能長久嗎?
 
在台塑之前,台灣知名老牌,黑松汽水高剛屋海苔都分別爆發兄弟、父子反目的故事。這說明王家的問題不是單一事件。
 
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知道人沒有那麼重要、家庭與血緣沒那麼重要,才有可能開始真正的西化與真正的現代化。
 
 
學者:王永慶走了 台塑鬆了
 
【聯合報╱記者華英惠、郭乃日/台北報導】 2010.07.28 03:39 am 
  
台塑六輕接連發生重大工安事故,企業管理學者認為,從內部控管、人為疏失,到生產設備等都可能出現問題,但王永慶不在,恐怕也是台塑發生管控危機的重要因素。
 
元智大學講座教授許士軍表示,台塑仍有制度存在,但問題是「頭頭」換了;一位企業強勢的領導人離開後,即使制度存在,下面仍可能會鬆懈。
 
許士軍說,沒有王永慶,台塑今天不會這麼成功,可以說台塑整個就是王永慶,王永慶在與不在,會有很大的差別。一位強勢領導人所帶來的企業文化也會不同。他說,台塑企業有制度,但制度沒有生命,不同的領導人,執行也會不一樣。他強調,制度靠人是危險的。
 
許士軍表示,老闆太強勢,對企業而言,「成也是他,敗也是他」。他分析,對一個企業、國家、政府而言,靠一位強人都是很危險的事,這是普遍的通則。許士軍因此強調,大家不要責備台塑,因為整個社會都是這樣。
 
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韓志翔則認為,台塑六輕接連發生重大工安意外,不見得是單一因素所造成,有可能是內部控管、人為疏失,甚至設備問題等同時發生,才釀成意外。
 
不過,韓志翔也表示,過去王永慶對內部管理要求非常嚴格,現在接班人是否有能力做同樣的要求,是很多人的疑問。如果無法達到同樣的要求,就有可能出現工安、危機處理等管控問題。
 
當然這麼大企業體,難免會有人為疏失出現。韓志翔說,即使如英國石油公司這種老牌的跨國企業體,都會捅出墨西哥灣漏油這種大樓子,顯見人為疏失難免。另外,石化工業也是高危險產業,任何設備出問題,都有可能釀災。
 
韓志翔仍強調,台塑六輕的工安意外發生原因,有可能是多重原因造成的。要避免這類意外發生,應要加強員工安全意識。
 
【2010/07/28 聯合報】
 
 
 
 
六輕事件 王瑞華道歉:確保王永慶精神
 
【聯合報╱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 2010.07.28 03:39 am 
 
台塑六輕最近接連發生工安事件,王永慶的女兒、台塑企業副總裁王瑞華昨天率領台塑核心成員向社會道歉。她表示,「台塑一直兢兢業業在做,確保創辦人(王永慶)的精神不會動搖」;工安事故原因還在找,「但未來不可以再發生」。
 
她說,六輕事件造成社會不安,台塑感到相當抱歉;台塑一向以管理嚴謹著稱,這兩起工安事件「連我都覺得不可接受」,台塑已在第一時間組成一個菁英團隊,對所有旗下工廠總體檢,確保工安事故不再發生。
 
她說,其實六輕設備都是最新、最好的,每個設備也都有自己的履歷表,備品、材料一切清楚,也有周期性、預防式的保養;這次事件到底是什麼環節出錯,是否因空氣中的海水鹽分影響?盲點在哪裡?最近台塑將邀請專家和公正的第三方研究。
 
王瑞華昨天率領台塑七人小組成員,包括台塑董事長李志村、南亞董事長吳欽仁、台塑總管理處總經理楊兆麟等人舉行記者會,她表示台塑已將環境安全衛生中心的位階,提高到直屬七人小組,事故原因還需要研究,「但未來不可以再發生」。
 
至於是否會影響六輕五期的擴建計畫?王瑞華表示,「現在最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重點是內部的改善;六輕五期擴廠計畫已經在走程序,一切都會符合要求。
 
王瑞華說,「台塑沒有對麥寮不聞不問」,雖然經濟成長很重要,但環境只有一個,六輕的環境、當地居民健康狀況,「沒人比我們更關心」;數據顯示當地罹癌率並沒有提高,六輕廠內一萬名員工十幾年來也沒有癌症過世的案例。
 
台塑總管理處總經理楊兆麟說,近來外界以「生雞蛋無、放雞屎有」形容台塑;但台塑石化公司登記在雲林麥寮,每年繳稅幾百億元,但是因為中央與地方本來就有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規範,而非台塑化不願繳稅給雲林。
 
【2010/07/28 聯合報】@ http://udn.com/
 
 
 
 
企業公民榜 台塑大倒退
 
【聯合報╱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 2010.07.28 03:39 am 
 
《天下雜誌》最新出爐的今年度「天下企業公民TOP 50」排行榜,台塑企業因為環保問題與最近六輕工安事件,排名從去年的十三名大幅摔落到卅名。
 
台塑集團副總裁王瑞華昨天表示,對於排名大幅滑落,將會虛心檢討、不斷改善。
 
天下雜誌指出,台塑企業去年被環保機關接連裁罰了二十件,共罰款高達六九一萬元;加上仁武廠的汞汙泥處理事件,嚴重影響環境及社會觀感;近半個月來又二度發生嚴重的工安意外,因此名次一下子由十三名掉到卅名。
 
「天下企業公民TOP 50」是由天下雜誌透過專家及評審團,以「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四大指標。今年獲獎前十名為:台達電、台積電、中華電信、光寶科技、台灣大哥大、玉山金、華碩、旺宏、統一超、緯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 蕃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