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紐約時報的記者Kristof與WuDunn在他們合著的Thunder from the East裡面提出了他們對日本經濟持續不振的分析。他們認為問題的癥結在於日本社會與政府還不夠徹底的擁抱資本主義:日本鄉間的傳統家庭企業寧願營收不佳也不肯裁員、日本政府為了一個小島上的幾戶人家花幾千幾億蓋一坐大橋、在一座深山裡為了一個學生蓋一座小學聘一個校長一個老師、小學生的競賽沒有冠軍而是通通有獎。
 
這些行為多少傳達出一種日本人願意與同胞休戚與共、同甘共苦的信念。
 
我們可以對這種信念做出兩種解讀。一種是Kistof與WuDunn這樣嫻熟資本主義運作邏輯的觀察家的。這樣的畫面看在他們眼力,他們很清楚的知道這個國家將會因為這種信念而導致的經濟衰退而痛苦。
 
另一種解讀呈現在日劇式的那種溫情裡。我不知道台灣的高級知識份子對日本的這種社會現象的分析與批評,然而,大家都知道,這樣的畫面如果是經由一齣日劇的情節精心鋪陳出來,台灣的大眾很可能會被這種溫暖的深情給打動而落淚。
 
儘管如此,不知曾幾何時,不知為什麼,「競爭力」成了一個被我們的社會喊的震天價響的口號。然而,我們不可能既愛美國又愛日本,當兩者矛盾之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我們要的是日本人那種傳統式的溫情,還是現代資本主義那種生冷的殘酷灌溉出來的果實?
 
任何工商的進步總是殘酷無情的,任何一個國家若真渴求強大都必須設法解決她的社會中的弱者的問題。其中最不幸但或許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自然被淘汰掉。英國的圈地運動、歐洲工業化早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自不待言。雅典最偉大的立法者梭倫規定,那些沒有傳給其子一技之長的父親,在晚年將不得接受兒子的供養。美國社會尊重個人的獨立性並崇拜個人力爭上游的德行,盡量減少國家干預。政府創造個人成功的機會,但不提供滋生安逸的社會福利制度。
 
很遺憾,台灣人在談論「競爭力」的時候似乎不願意嚴肅地去面對它的複雜性。我們不願意去想像為了提高競爭力我們應該付出的代價,也不願意去想像競爭力提高之後對我們的社會可能會有的傷害。社會分化是否越烈?階級隔閡與矛盾是否更高?人際關係是否更疏離?
 

二、
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我們在經濟與教育領域裡對提高「競爭力」之崇拜與政治領域裡對「愛台灣」之崇拜成了鮮明且充滿諷刺的對比。奇妙的是,且不論這兩個概念的具體內容是如何的薄弱空洞,他們幾乎成了台灣社會僅有的兩項被普遍接受、追求的價值。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兩個概念絕對是矛盾的。我若是愛台灣,就要為我的鄰居雪中送炭。我若是要提升我的競爭力,就要把那些買碳的時間與金錢用在學習第二外國語或是再考一份證照之上。甚至我寧願把時間與金錢拿去吃一頓大餐或睡一頓懶覺,也比花在那些可能是我的競爭對手身上更保險。
 
當一個小薪資工人因為競爭力不足而被裁員,他就很難繼續保持對更窮苦、更需要幫助的人的同情。當小學生為了擠進一流的高中、大學沒命的唸書與補習時,他對他的左鄰右舍的關切與理解就會減少。他會在做完功課之後不會與他隔壁家的小朋友去玩躲迷藏。他不會隨父母在大年初一早上去對門串門子拜年。他在生活的掙扎中失敗之後只能燒碳自殺,因為當他能回到老家時,沒有鄉里的慰藉與支持。
 
我們很可以輕輕鬆鬆的把「競爭力」幻想為台灣人對外國人的競爭力,然而事實是,如果你不先鬥倒你的同學與同事,你就連登上國際舞台的機會都沒有。
 
再說,如果這裡說的「競爭」真的只是以外國做為對象,這樣就比較合情合理了嗎?這樣的一群人一邊叫嚷著說要參加國際社會、爭取他國的肯定與尊重,另一邊卻要叫嚷著要提高與他國競爭的力量。當然,這兩者不必然矛盾,但絕對有其矛盾之處。而這矛盾要如何化解,卻又不是大家關心的了。
 
從國家層次來看,我們欲解決經濟困境時所能訴諸的手法工具很多。譬如過去我們用的是勤勞、節儉、提高儲蓄等。甚至,社會的團結、個人的犧牲,未必也就不是提高國家經濟力量的好辦法。另一方面,在「競爭力」的口號下面,有著很多與競爭力無直接關係的東西。因此,今天我們說的競爭力,與其說它反映出來的是台灣人為了解決經濟困境而有的一種對策,還不如說其實是一種意識型態。它反映出來的是我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一種無情而殘酷的看法。
 
 
三、
今天,五十位頗負盛名的大學教授站出來,集體成立「台灣競爭力論壇」,希望能搶救台灣競爭力。憑著五十位大學教授的智慧,相信他們應該可以想出一些提高台灣競爭力的辦法。但是,他們能告訴我們為什麼競爭力是一個如此重要的價值以致於我們國家的知識份子應該頃全力來追逐嗎?
 
 
四、
其實,撇開這些口號與文辭,我不相信台灣人真的覺得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就真的只是「競爭」而已。我倒是相信,當台灣人在說競爭之時並不真的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或許,若是我們願意用另一種比較具有同情心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我們會說台灣其實是正在面臨一個困難的選擇。今天,台灣已經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在獲得現代化的初步成功之後,我們發現我們已經失去了很多很好的東西。但,就在依依不捨的同時,我們也知道若是我們下定決心作更大的努力,現代化工商的成果還會更甜美。我們不知道我們要何去何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 蕃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