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心血來潮,下午騎著車去竹北的新竹縣游泳館去看聽障奧運的游泳賽事。我在Google Map上大致查了一下方位就出發了。騎著騎著一個右轉之後,我看到我的右手邊有一個巨大的建築,馬路旁站著兩個警察與一個志工模樣的女生。我問其中一個警察「這是游泳館嗎?」他回答我「不是。」但另一個警察跟那個志工女孩嘰嘰喳喳了幾秒後就跟我說「這就是游泳館。」同時我也看到那建築上巨大的「新竹縣游泳館」的字樣了。

我很感謝警察先生在這炎熱的天氣裡站在大太陽下做交通管制的工作。可是他居然不知道自己身後的巨大建築是什麼,那麼肯定也不知道究竟自己是為什麼站在那邊。唉,我想我只能祝這位警察叔叔傻人有傻福了。

入口處安檢很嚴格,先要量體溫,還要檢查我的包包,最後在經過掃瞄,搞得像是上飛機一樣。整個過程都是交由志工來做的。我從來沒看過有這麼多志工,男的穿橘色的制服,女的穿黃的,色彩很亮麗,年輕有有朝氣。入場之後,除了專業的醫療人員之外,其他工作人員看起來幾乎都是志工。總之,到處都是志工。看來有很多人很熱心的支持這次活動。

看比賽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游泳這樣運動到底需不需要聽覺?我感覺是不需要的,因為人在水裡本來就聽不太到聲音。那聽障的游泳選手是不是應該跟無聽障的選手有相同程度的表現呢?

以前我很少注意聾啞人士,身邊也沒這樣的人。因為這次聽障奧運的關係,我突然發覺他們真的很可憐。我們活在這世界上,聲音一直是很重要的一部份。一輛摩托車在我面前,我不只是看到它,也聽到它。我聽到它的引擎聲、煞車聲、還有方向燈嗶嗶的聲音。打球的時候,我們聽到球在地上彈跳的聲音、聽到敵人腳步接近的聲音,也聽到勝利的吶喊或失手時的哀嘆。聽與說不僅是一種知覺,還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他們得了金牌也聽不到掌聲,也不能像我們一樣呼喊,只能比手劃腳地勉強表達自己的高興。新聞上有一幕是一位奪得金牌的選手伊伊呀呀的說出了感謝父母的話,原來對我們來說如此簡單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如此不易。手語呢?他們能用手語來想我們一樣講任何想說的話嗎?還是說這樣一種近乎舞蹈的溝通方式能讓他們更能表達自己呢?

我自己猜想,若是沒有了聽覺,這世界將不再立體,也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他們也是這樣想嗎?

 

祝福這些聽不到這個世界的人。希望他們也能跟我們一樣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 蕃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