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一直沒搭過高鐵,一來是因為它的價格比較高,二來是我喜歡坐在公車上慢慢看風景的那種感覺。反正台灣也沒多大,從南到北頂多也五個小時左右。沒必要花大錢去省時間。
 
第一次搭高鐵,真是陰錯陽差的機緣。我從上海回到桃園國際機場,機場站內的客運居然告訴我沒有到新竹的巴士了。以前唯一有跑這個路線的是統聯,但那天統聯的客服說台北的交通太繁忙,沒車來跑新竹線。我的天啊!這是什麼情況?新竹就在桃園機場南方不到一小時的車程,居然從機場沒辦法到達?!那要去竹科談生意的、要去清大交大參加學術研討會的、要去城隍廟吃米粉貢丸的,都要被困在這機場了嗎?真是挺荒唐的。統聯的人說,唯一的辦法就是先花30元坐統聯的車到桃園高鐵站,然後再轉高鐵到新竹。後來得知,從桃園到新竹的高鐵只要130元,還算合理。而且,只要短短的十分鐘就到了。從新竹高鐵站又有免費的接駁車到清華大學的門口。對我而言,其實是很方便的。甚至,如果高速公路塞車的話,透過高鐵轉車說不定還快一點。
 
前一陣子因為高鐵破產的新聞不斷,我對高鐵的印象很差。因此在決定搭高鐵之前,心理上一直有排拒。然而,打從我踏進高鐵桃園站的那一步起,高鐵的建築設計、動線規劃、服務、內部陳設、以及最重要的乘坐的便捷與舒適感,都讓我徹底對高鐵改觀。我想,從我這一個外行人的角度來看,台灣高鐵給旅客的觀感應該可以勝過我在美國所經驗過的任何一個大型公共交通設施(包括機場、捷運等等),印象中也不會輸給日本的地鐵或新幹線。跟大陸的京津高鐵比,規模小了一點,但美感上則略勝一籌。比起上海的磁浮懸,雖然速度上當然有差,但管理上進步很多。至於比起韓國的仁川機場或香港的赤臘角機場,應該也不相上下。當然,我說的僅限於很膚淺的外觀而已。
 
跟台灣其他的地方比,我會這樣說:台灣高鐵是台灣唯一一個會讓我想拿起相機拍照留念的公共設施。
 
 
車廂內部,整潔、簡單、清爽。
 
 
 
車廂上的跑馬燈不斷提醒乘客保持安靜,以維護其他人的權益。
大部分的乘客也確實都很配合。
 
 
 
 
椅背上標示出各列車廂的特色與配備。
 
 
 
 
正要離開的一節列車。
 
 
 
 
這是烏日站的月台上的座椅,我覺得她的金屬光澤超漂亮的。
 
 
 
 
 
 
 
 
 
 
 
烏日站的內部。
 
 
 
 
烏日站內部。
 
 
 
 
高鐵也意識到她在社會大眾的心目中形象不太好,因此做了很多的宣傳廣告。
 
 
 
 
位在竹北市的高鐵新竹站。
 
 
 
 
高鐵新竹站。
 
 
 
高鐵新竹站。
 
 
 
 
櫃臺中有提供相關的旅遊介紹與服務。
 
 
 
 
高鐵新竹站外。樸素而典雅的一盞鐘。
 
 
好笑的是,因為從桃園到新竹實在太快了(只要十分鐘不到),所以我一不小心就坐過頭了。但從新竹到下一站的烏日,也不過再二十多分鐘。到了烏日我得改乘北上列車回新竹。這樣從新竹到烏日,來回一趟外加等車的時間,大概五十多分鐘。
 
換言之,有了高鐵,我們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內來回新竹與台中的兩個車站之間。台灣的一日生活圈已漸漸行程。不得不為之讚嘆。
 
後記:之前高鐵虧損四千多億的新聞爆出來的時候,媒體與社會上對高鐵的批評很多。但稍過幾天之後,有幾個主要媒體上面就刊登出了高鐵董事長殷琪女士的一些話,大意就是說高鐵公司與她自己真的是有盡心盡力的好好經營高鐵,只是因為政府政策的關係,導致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結果。讀了她的澄清,我不得不說我確實有被她打動。為什麼呢?我想或許一方面是她的感性訴求,二方面是,我一直相信一個女人若是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與子女,好讓她去扮演起妻子/媽媽這樣一個上天賦予女人的角色,她一定會在另一方面有所發揮,而且貫徹始終、生死以之。這點我覺得可以印證在呂秀蓮與蔡英文兩位女士身上。至於殷琪,她到底有沒有貪贓枉法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她是真的想把高鐵搞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 蕃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