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久以前就學過這個詞了。教科書裡的翻譯大致是「好好的玩吧」、「享受愉快的時光」之類的。
可是來美國之後,我一直覺的很奇怪,為什麼美國人天天都把have fun掛在嘴邊上。如果你將要有個假期、或是要參加宴會,理所當然的是要來個have fun。可是就算你是在唸碩士、上課、參加研討會,美國人也會祝福你have fun。我最覺得莫名其妙的一次是,在回宿舍的路上,遇到三四個美國人在為他們的一個跟佛教有關的社團拉社員。他們跟我說,研究佛教也可以have fun。我當時有點生氣,心想這些美國人肯定不是真心對佛教有興趣,只是胡鬧而已。Anyway,have fun真有那麼重要嗎?
一直到前一陣子,在我認識的美國人與參加的活動稍微多一點之後,大概瞭解到have fun的意思了。其實have fun不一定是指一定要玩得很盡興、很開心,而只要是你能夠用一種很輕鬆愉悅的心情去做某事,達到舒適自得的自在,就是have fun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人對娛樂或休閒的概念與我們似乎不太一樣。我認識的台灣人、大陸人、或是其他的日韓朋友都一樣,對我們來說,娛樂其實似乎是一種很嚴重的事。我們如果要辦party、旅行、或是看電影,事前一定要有縝密的計畫,準備務求周到,過程一定要盡量一絲不苟,不該發生的不愉快得盡量避免。事後回想起來,如果這次聚會當中若有些不完美,就很難稱上賓主盡歡。一個have fun的聚會,必須是以後大家想起來都會有一絲絲甜蜜的活動。如此一來,娛樂其實像是繁重無聊的工作過後的一種儀式,這儀式有個非常明確的目標:儀式必須能幫助我們舒緩壓力,解放自己,並且必須達到豐富美化我們人生的嚴肅目標。有時候,玩樂的儀式性被過份誇大,以致於失掉了休閒娛樂的作用,而反過來壓迫我們。又有時候,休閒已幾乎不再是休閒,而完完全全的成為一種定性的儀式。在這類儀式裡我們彷彿有休閒,但其實那是一種好像是催眠之類的東西。譬如說,一踏進KTV的包廂,我們就被迫狂歡,就好像在披上白麻布時就得哭的那種職業五子哭墓一般。包箱內與外,縱欲狂樂與沈悶空虛,是如此的缺少連慣性,不能不說我們在那時患了精神分裂症。
但娛樂對美國人來說,至少是對這些我認識的美國人來說,要簡單的多。參加過美國人的party的人應該都會感覺到美國人有多隨便。從邀約開始就很隨性。主人隨口邀請你、你隨口答應。說要辦party的人不一定真的會辦,停辦也不一定會通知你。你答應了也不一定要參加,要參加也不一定要準時。如果你準時參加,你可發現主人什麼都還沒準備好。如果他說準備好了,你可能發現其實什麼也沒有,除了兩包chips與一箱啤酒。客人可以帶自己的朋友,不需事先知會主人。至於客人需不需要帶禮物,也沒有硬性規定。小時候我們學的是,參加宴會時最好帶些小禮物,宴會結束後的隔天,最好打個電話再次謝謝主人。這些我從沒遇到過。在party上,主人不會照顧你,儘管事前他可能很熱情的邀請你。party上可能零食不夠,可能預期要看的dvd因為錄影機壞調不能播放。但這一切,很奇怪的,都完全無所謂,還是可以有lots of fun,還是可以是一個great party。
去年此時在北京的時候,我的美國朋友們計畫去一個景點。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了半天決定去某處。在克服了種種交通上的困難之後,大家最後到了那裡,卻發現該處當天沒有開放。大家一笑置之,沒有人怪那個出主意的人搞不清楚狀況,沒有一點抱怨,還是很開心的繼續七嘴八舌,還是have fun。
我的朋友的婚禮在大部分亞洲人眼中看起來可能都是一個鬧劇。地點是教堂裡的一個小體育館。所有裝飾用的花都是塑膠的。正式儀式後的舞會用的是臨時接上的電腦喇叭。播放的音樂不隆重也不浪漫,一張老CD,只有十幾二十年前的鄉村歌曲。最扯的是,我的另一個朋友還突然發現他忘了準備禮物,急忙帶著我到附近的一個grocery store買幾個他自認很讚的氣球。我相信大部分我認識的亞洲女生要是有這樣的一場婚禮都會立刻要鬧離婚,可是既使這樣,當天那些美國人還是玩得很開心。
大體說來,似乎,只要是一種沒有壓力的、輕鬆的、自願的活動,就能算是娛樂,能have fun。更重要的是,有沒有達到have fun的效果,客觀的外在條件是不重要的,重點是心態問題。
只是我沒辦法知道這種現象只存在Salt Lake City這樣的小城市,還是全美國人都是這樣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